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标题:
育儿随笔(九)如何对付Video Game 和上瘾
[打印本页]
作者:
yanlizhao1
时间:
2018-3-9 14:30
标题:
育儿随笔(九)如何对付Video Game 和上瘾
上星期大儿子中文学校的老师布置了一篇作业,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中文作文,题为《网瘾》,并提出学生们在文章中要阐述什么是网瘾,有什么危害,然后联系自身,讨论自己是不是有网瘾,应该如何克制。这篇文章不仅要写出来,还要在班上做演讲,最后被选出来的同学会去参加中文学校的演讲比赛。中文老师的一篇作文,让我联想起自己在两个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是如何跟Video Game,互联网以及一切跟网络有关的游戏作斗争的。
其实我斗争的策略很简单,就是一个原则:防患于未然。想想我们这一辈人的家长真是挺省事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最大的敌人也就是孩子淘气,贪玩儿,学习成绩不好,青春期的躁动,最多整出个早恋就不得了了。但看看作为家长的我们自己,现在不仅要对付孩子所有一切已有的问题,还要天天跟另一个巨大的魔鬼抢夺孩子的时间。稍稍不留神,孩子就有可能被它给吞噬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国内开始出现游戏厅了。同龄人手里也开始出现掌上游戏机了。说实话我对这些游戏从来都不了解,看着那些男孩子一宿一宿的耗在游戏厅里打游戏也不能理解,真不知道这么紧张刺激的东西到底有什么好玩儿的。我自己跟着朋友去试过几次,但从来就过不了第一关。也许就是因为玩得水平太差让我从此对Video Game失去了兴趣。当我大儿子也到了能玩儿游戏的年龄,我开始认真琢磨为什么我自己对电脑游戏没兴趣,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玩游戏成瘾。我发现之所以那么多人会沉溺于网络游戏里,跟现在电脑游戏设计的非常逼真,非常吸引人有关系,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都玩儿的非常棒。其实想想很多事情都是这样,一开始被一件事吸引或许是因为好奇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喜欢,越来越有热情做这件事,越来越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把这件事做得太好了。比如孩子们从小学画画,本来是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在培养,但有些孩子的天分和执着让他们掌握了高于常人的绘画技巧,画出来的作品也是一幅更比一幅强,最终由于全身心热爱绘画艺术而走上了专业的道路;弹琴,跳舞,打球,甚至包括阅读写作等等各种活动,都有这样的例子。孩子由开始的好奇,转变为喜欢,通过长期的练习和反复实践,他们会在这一领域里做得越来越好,从而由喜欢升级为热爱,最终延展为倾其一生的奉献。网络游戏其实跟这道理相同,玩儿的越好的人就会越喜欢,越喜欢的人就会玩儿的更好。但与此相反,在有那么多玩儿游戏上瘾的人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根本不喜欢Video Game,探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他们不会玩儿或者玩儿的不够好。由此我想到了,阻止孩子玩儿游戏上瘾的最好办法就是从小不给他们机会精通这个技巧。但如果没有做到防患于未然,而想在他们沦陷以后再去拯救限制,那真的是要难于上青天了。
基于这样的观念,在大儿子小的时候我坚决不给他买DS,XBox, PlayStation 还有当时相当流行的wii。对于我的坚持,包括先生在内,有不少朋友都表示了异议。他们的观点是,这样限制孩子玩游戏,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让他将来上大学的时候反而会撒开了玩儿,那时候我们想管也管不到了。另外还有一个说法是,孩子去上学时,来自同学的压力也很大。在大部分男孩子都在家玩游戏的情况下,他们每天在学校聊的话题也会围绕着各种游戏。如果你不会玩儿,就很有可能会被left out。时间长了,也许就交不到朋友了。对于孩子上大学后可能会有反弹的担心,我还是真有些顾虑。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看到相似的”案例”。孩子从小到大在家长眼皮底下一直是个乖乖仔,但到了大学却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吃喝玩乐,完全放弃学习。不过我想这样的孩子多数是因为把考大学当成了人生目标,进入大学以后人就完全失去了方向;或者是高中以前学得太苦了,早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但我认为不管怎么说,也不能因为对十年后他们可能会放纵的担心,而放手让他们从七,八岁就开始沉溺于网络游戏。事实证明,从小就玩儿游戏的孩子上大学更管不住自己。我一个朋友的儿子,从小喜欢Video Game,老妈怕对他控制得太严会让他在朋友中显得奇怪,同时也怕他上大学以后会玩儿得更多,所以常年对他打游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结果这小伙子确实没少交朋友,但上了大学以后却没日没夜的挂在网上,整宿整宿的不睡觉,把老妈愁的完全没有办法。另外,关于孩子在学校不Fit in的说法,我就更不以为然了。当大儿子回来跟我抱怨,他的朋友们每天回家都玩儿电脑,而他需要写作业的时候,我告诉他:“不让你周一到周五玩电脑不是我的想法,是奥巴马总统的倡议。他禁止自己的两个女儿在上学的日子里玩电脑,看电视。”大儿子听说是总统的“禁令”,也就只能无可奈何的严格执行了。在他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流行POKEMON游戏,为了能跟上同学们的步伐,在没有充分时间玩电脑的情况下,他买了一本POKEMON游戏的书。把游戏里每个角色的名字,特点,以及其他详细的信息都抄在小本子上,背下来,然后到学校跟朋友们大聊特聊。他告诉我他朋友里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了解这个game的了, 我也告诉他:“我从来没看过你的字写得这样工整认真过。”
到了大儿子小学五年级的圣诞节,我提议给大儿子买DS和XBox作为圣诞礼物。先生不理解,问我为什么坚持了这么多年,现在又突然决定买了?我说:“因为他已经过去了会对DS和XBox狂热的时期。他每天的时间安排已经基本成型,学习习惯也大致养成了。最主要的是他知道自己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印象里是个好学生的形象,要想保持这个形象就必须努力,我相信他不会让自己花太多的时间在玩游戏上的。另外,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不像别的小孩儿那样精通于网络游戏。”其实我没说出来的潜台词是,我可不想他长大了说我没给他买游戏机。买是肯定要买,但关键是什么时候买,现在买是因为我觉得他进入了安全期。果不其然,大儿子对DS和XBox虽然热爱,但并不上瘾。不仅周一到周五从不惦记着玩儿,就算周末也是说停下就能停下,时间几乎都花在了打球和跳舞上面。
刚以为在斗争中取得了胜利的我,发现更大的敌人又来了。上了初中的儿子,学校要求准备个人Ipad。同时为了联系方便,我们也给他配备了手机。要说以前的game还必须在家里玩儿,现在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掏出手机上网了。学校里的同学们也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探讨流行的游戏了,人手一个手机,让口头交流真正转换成了实战演习。尤其是中午吃饭前后,大家都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的“大开杀戒”。老师虽然不鼓励学生在学校打游戏,但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劝阻,不会像家长那样严令禁止。在这样的环境里,想让孩子保持头脑清醒,自我控制不随波逐流那真是天方夜谭。我不止一次发现大儿子偷偷的在手机上下载游戏带到学校去,即便知道一旦被发现会有严厉的惩罚,他也心甘情愿的冒着危险屡教不改。作为家长,我在反复强调周一到周五不许玩游戏的同时,其实心中也十分理解网络游戏的诱惑力。我们自己不也是手机时时不离手,看起电视剧来没日没夜吗?所以我一直采取禁止与鼓励两种政策同时进行。周一到周五我严厉禁止他玩游戏,不论在家还是学校。但到了周末我会鼓励他抓紧时间玩儿,有时候为了给他省出时间,我还会把饭做好端到他的电脑旁边。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我希望在长期的斗争与反斗争过程中让他明白一个道理,Video Game不是不可以玩儿,但要有控制的玩儿。该玩儿的时候痛痛快快,大大方方的玩儿,不该玩儿的时候连想也不要想它。
说到底我们做家长的是在跟一个“瘾”字作斗争。电脑游戏本身并不是一个恶魔,但如果人在它面前失去了自我控制的能力,那就成了“瘾”字的俘虏。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里,想把孩子与网络游戏彻底隔绝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能做到的也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让这扇门被推开的慢一些,再慢一些。让孩子在被电脑游戏俘虏之前,有机会在其他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让他们学会自我控制,即便是有暂时的沦陷,也不至于越陷越深,无法自拔。防患于未然是我能想到的唯一的策略,成功与否还有待考证。但至少到现在为止,我的大儿子没有上瘾的迹象。谢天谢地!
欢迎光临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https://ivytrack.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