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90%的家长都不知道

[复制链接]

784

主题

836

帖子

4464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4464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0 21:1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家凶,在外熊,孩子“窝里横”背后的真相,90%的家长都不知道
2017-03-20 成长树
01

上周去朋友家做客,她家也是一个男孩儿,5岁多了,每天精力旺盛、上蹿下跳,折腾的朋友精疲力尽。

这孩子看到我们在聊天,凑过来大声跟他妈妈说:“我要吃苹果!”

朋友说:“等一下我跟阿姨说完,我给你洗。”

孩子大声喊道:“不!我现在就要吃!”

这时孩子的奶奶听到了赶紧过来说:“你们聊吧,我给他洗。”

孩子用两手猛地把奶奶一推,差点儿把老人推个趔趄,“我不要你洗!我就要我妈洗!”

朋友立刻批评他说:“怎么能这样!不能推奶奶!”

结果孩子哭闹的更凶,朋友没法子只好赶紧去给他洗了个苹果,才平息风波。

然后朋友对我不好意思地说:“这孩子就是惯的,在家里你看这副小霸王的样子,出去见了陌生人连个屁都不敢放。连跟人家小朋友一起玩儿都得拉着我,让我过去跟人家说带他一起玩儿。”


02

其实很多家里可能都有这个问题,就是孩子怎么在家凶得要命,出去就“熊”得要死。在家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出去就像霜打的茄子——蔫儿了,不敢和陌生人说话,被抢了玩具也不敢吱声,还得央求父母去要回来。

难道用“就是惯的”一句话就解释了吗?

这样未免太简单粗暴点,而且也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孩子这种双重表现背后,真实的需求和问题,我们并没有看到。

有人说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可每个孩子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开启了自己与这个世界的探索之旅。即使还不会说话,TA就能很敏感的感受到家中每个人的脾气、性格、以及与自己的关系。

谁是温柔可亲的,谁是冷漠严厉的,谁是有求必应的,孩子小小的心可是门儿清。所以孩子和家中每个人的互动模式也是不一样的。不过总体来说家里人对孩子总是温柔关爱的,在家里孩子总能感受到温暖、安全、放松,所以家这个环境对孩子来说就是个安全的港湾,可以无所顾忌的释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当孩子到了一岁多两岁的时候,慢慢学会说话增进和家人的互动。家就成了孩子第一个人际交往和情绪训练的实验场。


03

细心的爸妈会发现,孩子并不从一开始就这样。有些孩子大概是从三岁起,或者更早一点两岁多,或者晚一些,才出现了“窝里横在外熊”的情况。

这就是孩子在之前的行为探索中形成了这种模式。而更早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和家里人,没有在TA的探索中给予正确的反馈。

比如孩子第一次动手打人的时候,确实是孩子不知道什么叫打人,不知道打了人对方会疼,孩子一兴奋起来不知轻重,错把打人当做了打招呼的方式。可是孩子第一次打人时,我们作为家人是如何反馈的呢?

或许妈妈或爸爸赶紧上前斥责孩子:“不能打人!打人是不对的!”

老人或许说:“孩子不懂事,你跟他说有什么用啊?孙子打我我不疼,没事儿!”

如果孩子打的是爸爸妈妈,可能父母会比较严厉的阻止TA,然后告诫TA不能再这样做。也许孩子听不懂,但TA能从父母的语气、表情中知道这样做,父母不高兴。

所以通常爱打人的孩子都会比较毫无顾忌地打爷爷奶奶,而比较少打父母。如果父母也像老人那样,觉得孩子小不该计较,笑一笑就过去了,那孩子就会无差别统统打了。

年幼的孩子确实不懂事,但他们其实比谁都机灵,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互动中,孩子已经摸清了在家行为的模式:我想要什么就大声喊,喊的越大声他们满足我越快;反正打人了他们也不会怎样,我当然想打就打。


04

可是到了外面呢?外界环境对孩子来说,本来就是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陌生人可不像家里人那样对TA和颜悦色,有求必应。

孩子打了别的小孩,对方可能会打回来,或者从此不和TA玩儿,又或者对方家长会跑过来不依不饶。

而这时很多父母所做的却是代替孩子去和别人沟通。比如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拉开,斥责孩子,跟被打的小孩道歉,跟对方父母道歉。而孩子真正需要的是自己去探索和他人相处的模式,家长的过多关注和干预,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这一机会。

此时孩子虽然知道了不能打人,却没有建立起和他人正确交往的模式。父母的严厉斥责让孩子无所适从,慢慢变得害羞、胆怯,不敢说话。

所以一开始对孩子的引导很重要,父母可以教孩子如何跟别人打招呼,介绍自己,勇敢地说“我想和你们玩儿可以吗?”“我可以玩一会儿你的玩具吗?你也可以玩我的。”


05

可是我们往往看到有些孩子都6、7岁了,甚至更大的年龄,还是在家里呼来喝去,到外面腼腆害羞。因为他们的父母没能在他们小的时候给予正确的反馈,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际互动模式。那个探索的时期孩子一直没能走过去,停留在了那个阶段。

那孩子已经是这样的现状了,如何解决呢?

☞不要给孩子轻易打标签

不要说“这孩子一到外面就打蔫儿”。正确地看到孩子处于这样一个试探的阶段,是可以变化的,而不要简单归为孩子有问题。这是父母首先应有的态度。

☞多为孩子创造社交机会

“窝里横”的孩子缺乏与外界打交道的经验,所以家长要积极配合,给孩子创造机会,多带孩子到户外玩,多接触同龄小朋友,让孩子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学会合作。

当孩子在交往中发生争吵时,只要没有危险,爸妈最好不要干涉。遇事让孩子自己试试去解决,以培养他的责任心和自信心,减少依赖性。

孩子的勇气与能力不是天生的,必须是通过自身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获得的,这是谁也给予不了的。

☞爱孩子要有度

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不仅要把握“度”,更要掌握一定的原则,减少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对于无理要求更是要学会说“不”。

在老人和父母共同养育的情形下,要尽量保持所有养育者态度的一致性,不然孩子就会钻空子,看人下菜碟。家里要明确一定的准则,让宝宝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被允许的。对于他的需求,也要有选择性地满足,或者延迟满足。宝宝明白了自己行为的边界,就不会一味地蛮横不讲理了。

对于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要学会适度放手,让孩子慢慢走向独立,不能因为觉得孩子小而自己代劳,使孩子得不到成长。

☞教会孩子如何与自己的情绪相处

一味地责怪孩子“发脾气不对”是没有用的,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教给宝宝表达和释放情绪的方法,鼓励他用语言说明自己的需要、描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家长太过“贴心”,还没等宝宝开口就已经猜到并做到他想要的了,这也会剥夺他发展表达能力的机会。所以要耐心一点儿,等待孩子自己表达出来。

当孩子发脾气时,更不要硬碰硬地去打压,那样会激化矛盾、掩盖问题。我们应该理解和接纳孩子,孩子才能接纳自己。

你可以蹲下来抱住孩子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生气吗?”如果孩子还是说不出来,可以试探的去说:“你是因为XXX才生气的对不对?”就算没有猜对,孩子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也会静下来慢慢整理思路,说出自己到底为什么生气。这样的训练可能不会一次就有效果,但要经常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在这个整理和倾诉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得到了释放,也会逐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作者介绍: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 、英文启蒙、剁手推荐。
亲爱的宝爸宝妈,我是小树妈妈,很高兴与你相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常春藤之路 ivytrack.org  

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JS of wanmeiff.com and vcpic.com Please keep this copyright information, respect of, thank you!

GMT-4, 2024-12-3 13:12 , Processed in 0.031976 second(s), 22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